2006年11月8日 星期三

緬懷陳定南先生

陳定南老縣長, 陳瑞仁檢察官, 陳總統....我家的老婆也姓陳, 我最近真被陳陳籠罩住了.



對陳定南先生的第一印象來自---1991年4月我和大學同學去宜蘭玩, 充當當地導遊的大學筆友, 第一站就帶我們去"冬山河", 向來批判世俗的台大哲學系筆友滿是驕傲, 一直誇這是陳定南縣長的功勞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平心而論, 陳總統這篇寫得不錯, 蠻合我意, 且借用之.(不過有一段吹捧民進黨的離題文字, 被我刪掉, 如要看全文, 請看阿扁總統電子報)



原題:不矯枉不足以過正



轉載自:阿扁總統電子報

http://iod.chinatimes.com/1_epaper/periodical/265vniigg/ch000041/main.htm



  許多老一輩的宜蘭人,到現在還津津樂道的一則小故事--過去宜蘭蔥儘管品質佳,卻因為沒有名氣而價錢不太理想,每每運到台北的果菜市場販賣,得到的價格卻和一般蔥沒兩樣。某一次,宜蘭的蔥農實在氣不過,決定在宜蘭的大街上分送,也不讓台北的大盤商剝削。剛好遇到當時早起運動的縣長,一問之下便決定隔天跟他們一起上台北。第二天,當所有大盤商磨刀霍霍想過來砍價的時候,老縣長便說:「宜蘭蔥從今天起不再上台北賣,如果你們要,就過來宜蘭買。」從此,宜蘭蔥打出自己的名號,成為「有行有市」的地方特產。這種實事求是以行動疼惜鄉親的作為,就是永遠的老縣長--陳定南先生,如何成為宜蘭人心目中最了不起的政治人物的原因。





  1981年,陳定南先生以黨外人士的身分第一次參選宜蘭縣長,在各方都不看好的情況下,竟以黑馬之姿打敗國民黨的候選人,從此宜蘭成為名副其實的「民主聖地」,也開始逐漸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。8年任內,陳縣長堅持以保護環境及發展觀光為施政主軸,加強公路及污水基礎建設,取締水泥廠污染;規劃並建設了宜蘭運動公園、羅東運動公園、冬山河風景區、武荖坑露營地、蘇澳冷泉及宜蘭河濱公園等等;更全力改造公務員體系,奠定行政革新的風氣,開創了令人引以為傲的「宜蘭經驗」。



  宜蘭的成功,除了得天獨厚的好山好水之外,更因為當地人有著對鄉土強烈的歸屬感與認同感,加上從蔣渭水先生、郭雨新先生到陳定南先生一脈相承,堅持「傳賢不傳子」的優良傳統,政界總是人才輩出,今天才能成為其他縣市努力仿效的典範。



  而老縣長一絲不苟、謹慎細膩的性格,到現在都是許多民眾爭相傳頌以及報章媒體著墨最深的地方,像是經常到處檢測施工有無偷工減料、規格是否符合契約,若是發現問題,就拿自備的榔頭敲除,並要求包商重做;還有運動公園的樹木要栽種時,親自拿尺丈量,看種得整不整齊,這都可以看出老縣長力求完美,堅持做到最好的一面,因為不矯枉不足以過正,為了讓子子孫孫都可以享受到政府建設的美意,就得從一開始對品質吹毛求疵。



  從老縣長身上,我們看到一個人的努力與堅持,不僅改變了宜蘭,更改變了全國對行政效率及公共建設品質的要求,父母官不能只求得過且過,因為人民的公僕不僅要做到好,更要做到最好。



11月5日下午2點26分陳定南先生與世長辭,離開了他最疼愛的家人與最放不下的蘭陽鄉親,願他一路好走,永遠在高高的天空看顧、守護著兩千三百萬惦記著他的人民。








去哪裡玩才快樂?

不管去哪裡玩,全家在一起就很快樂~~








大屯山--冷水坑--夢幻湖--擎天崗(全家滾完草地,才發現--還好~~沒滾到牛糞)




















夕陽晚霞-擎天崗

這次來擎天崗,不見兒子最想看的牛,但多了夕陽晚霞的驚喜.


















2006年11月5日 星期日

大佳河濱公園的晚霞-11月5日


要看大圖,請看網路相簿 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health99


芒草-夕陽-陽明山

11月的大屯山,陽光藍天白雲依舊, 多了秋風涼冷, 還有芒草的蒼茫新氣象.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大屯自然公園-陽明松

老婆懷孕時就來這棵松樹前拍照.



這次來看這位老朋友,它還是佇立在 大屯自然公園的停車場旁,只是樹幹多了兩根鐵柱支撐,上面的葉子也泛紅了.



因為是在陽明山的松樹.想把兒子取名為楊明松,或 楊明山.



後來因為"明"字與長輩重複,最後吾兒乃取名"尹杉",希望他以後可以"管理(尹)""水,木(杉)".



我和老婆每年都會帶兒子來這棵樹前拍照,見證每個人的成長.







圍棋高腳

你會很納悶,為何不是圍棋高手?而是高"腳"呢?



這是我兒子自己無聊時發明的玩法(因為我和老婆都在看阿扁總統11月5日晚上的談話,沒人陪兒子玩)









挺陳

11月初,自稱「深綠」、「揮淚斬馬謖」的陳瑞仁檢察官,對總統家人提出告訴。對他的法律專業、道德勇氣與抗壓耐力,我都非常佩服。



看到與阿扁總統差不多年紀、與詹宏志先生高中同學的他,四年前還黑髮油亮,現在則滄桑白髮。印象更深刻的是:他說,希望這個事件趕快告一段落,更希望能多陪老婆小孩,放一個星期長假,去新竹橫山的鄉下當快樂的農夫。



就在陳檢察官提出告訴以後,紅軍施明德一掛,藍軍馬英九那批,台聯李登輝這群,紛紛搭便車,搞起吸引群眾注意的大小動作與言論(民進黨內部也分成兩派,每個人也都趕快選擇扮演起對自己最有利的角色)。這些動作與言論,我都覺得是和年底選舉、政治權力、個人利益有關;和民眾福祉沒有太大關連。



許多人會把陳檢察官當作英雄,也不乏有人把他視為叛徒。



但我只想把他當作~盡忠職守的公務員、誠正信實的赤子、對老婆感恩的丈夫、會教孩子英文的父親。



因為他是這樣的好人,我要為他祝福,祝福他健康、平安,事情如他所願:趕快告一段落,趕快放長假、好好當幾天農夫+好老公+好父親。


做家事的自得其樂

是呀!「態度」決定一切。不過,如果是做沒有酬勞、沒有稱讚、沒有同伴的細瑣家事,還是常會忘了要保持快樂的態度。



我自己有些做家事,能自得其樂的想法,分享如下:



1, 家事=運動:在晾衣服時,我會想像自己在做伸展肢體的運動。不必花錢,也不必出門。



2, 家事=娛樂:洗碗、洗衣,我會想像自己在玩水。



3, 家事=競技:削果皮、包尿布,我會計時,看是不是能破自己過去的最佳紀錄。(不過,也要很小心,我有次削蘋果,為了破紀錄,差點削到自己的手)



4, 家事=生活:其實再多的包裝式的想法,還不如實在的把家事當作生活,細細體會做家事的每個細節,以真善美的動作與心情,享受做家事的樂趣。



5, 如果家事是別人在做(親人、佣人),也不必介意(哈,也有人做家事,越做越亂,更難收拾),記得給親人佣人感恩的讚賞,也要把省下的體力時間,用在正面的生活。




下輩子的問題

下輩子的問題



老婆問我:「下輩子還要跟我當夫妻嗎?」



我說實話:「我們這輩子好好修,下輩子都往上提升,成為佛菩薩!」



(可別直接說實話:這輩子當你老公(老婆)已夠累的了,下輩子還是免了吧!)



(那些讓另一半很辛苦的人,也別白目到,問我老婆問的問題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