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定南老縣長, 陳瑞仁檢察官, 陳總統....我家的老婆也姓陳, 我最近真被陳陳籠罩住了.
對陳定南先生的第一印象來自---1991年4月我和大學同學去宜蘭玩, 充當當地導遊的大學筆友, 第一站就帶我們去"冬山河", 向來批判世俗的台大哲學系筆友滿是驕傲, 一直誇這是陳定南縣長的功勞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平心而論, 陳總統這篇寫得不錯, 蠻合我意, 且借用之.(不過有一段吹捧民進黨的離題文字, 被我刪掉, 如要看全文, 請看阿扁總統電子報)
原題:不矯枉不足以過正
轉載自:阿扁總統電子報
http://iod.chinatimes.com/1_epaper/periodical/265vniigg/ch000041/main.htm
許多老一輩的宜蘭人,到現在還津津樂道的一則小故事--過去宜蘭蔥儘管品質佳,卻因為沒有名氣而價錢不太理想,每每運到台北的果菜市場販賣,得到的價格卻和一般蔥沒兩樣。某一次,宜蘭的蔥農實在氣不過,決定在宜蘭的大街上分送,也不讓台北的大盤商剝削。剛好遇到當時早起運動的縣長,一問之下便決定隔天跟他們一起上台北。第二天,當所有大盤商磨刀霍霍想過來砍價的時候,老縣長便說:「宜蘭蔥從今天起不再上台北賣,如果你們要,就過來宜蘭買。」從此,宜蘭蔥打出自己的名號,成為「有行有市」的地方特產。這種實事求是以行動疼惜鄉親的作為,就是永遠的老縣長--陳定南先生,如何成為宜蘭人心目中最了不起的政治人物的原因。
1981年,陳定南先生以黨外人士的身分第一次參選宜蘭縣長,在各方都不看好的情況下,竟以黑馬之姿打敗國民黨的候選人,從此宜蘭成為名副其實的「民主聖地」,也開始逐漸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。8年任內,陳縣長堅持以保護環境及發展觀光為施政主軸,加強公路及污水基礎建設,取締水泥廠污染;規劃並建設了宜蘭運動公園、羅東運動公園、冬山河風景區、武荖坑露營地、蘇澳冷泉及宜蘭河濱公園等等;更全力改造公務員體系,奠定行政革新的風氣,開創了令人引以為傲的「宜蘭經驗」。
宜蘭的成功,除了得天獨厚的好山好水之外,更因為當地人有著對鄉土強烈的歸屬感與認同感,加上從蔣渭水先生、郭雨新先生到陳定南先生一脈相承,堅持「傳賢不傳子」的優良傳統,政界總是人才輩出,今天才能成為其他縣市努力仿效的典範。
而老縣長一絲不苟、謹慎細膩的性格,到現在都是許多民眾爭相傳頌以及報章媒體著墨最深的地方,像是經常到處檢測施工有無偷工減料、規格是否符合契約,若是發現問題,就拿自備的榔頭敲除,並要求包商重做;還有運動公園的樹木要栽種時,親自拿尺丈量,看種得整不整齊,這都可以看出老縣長力求完美,堅持做到最好的一面,因為不矯枉不足以過正,為了讓子子孫孫都可以享受到政府建設的美意,就得從一開始對品質吹毛求疵。
從老縣長身上,我們看到一個人的努力與堅持,不僅改變了宜蘭,更改變了全國對行政效率及公共建設品質的要求,父母官不能只求得過且過,因為人民的公僕不僅要做到好,更要做到最好。
11月5日下午2點26分陳定南先生與世長辭,離開了他最疼愛的家人與最放不下的蘭陽鄉親,願他一路好走,永遠在高高的天空看顧、守護著兩千三百萬惦記著他的人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