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媽,
昨天勞動節我放了一天假,您仍在上班,辛苦了!
也是昨天,我開始看:《靈魂的出生前計畫》這本最近結緣受贈的好書。
與您先分享它的推薦序(心靈工作、文字書寫、虔誠而勇敢的靈魂◎王理書(Mali)):受苦生命渴求的意義--與靈魂攜手合作
身為人類的我們,在生命遭逢重大考驗或災難,身心受創備受煎熬,苦撐難耐時,常會問:「為什麼是我?」「為什麼這樣的事情會降臨在我身上?」無論是承擔犯錯責任的自我貶抑或罪咎感,或自認無辜的憤怒與怨恨感……都導向更深的苦念:「我壓根兒不想要這些經驗」,或是「這苦難是無意義的」。
從事心靈陪伴工作多年,我領會到:當事人能從心靈煎熬解套的第一步,是「接納已經發生的事實」,而事情能轉化的契機則來自於:「接納之後,當事人擁有不同的眼光看待已經發生的事情,擁有不同的感受與態度,在愛的動力下,事件有了不同的動力流,進而有了療癒和內在蛻變,或是,外在情境有了轉圜與新發展。」受苦的苦澀雖還在,卻有了成長的甘甜,和積極迎接挑戰的熱情。最終,苦難來到了意義感,愛與感恩成了主要動力,圓融感承接了苦難帶來的殘缺與遺憾,而生命有了整合。
接納,成了療癒和轉機的最重要的第一步,卻也是最困難的一步。
《靈魂的出生前計畫》要告訴我們:「生命的苦難是自己的靈魂一手策畫的,在受苦的底下,有更大更深的發願,是勇敢靈魂以肉身來學習與進化的歷程。」
這對在苦中抗拒之人聽來如此冷酷的論點,同時也是從苦中歷練後成熟人的領悟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下是我一招半式,目前的感想:
生活不如意者,不是十之十,也不是十之O,當遇到的時候,就無條件的接納吧!
「接納已經發生的事實」並不是do nothing,而是剎那的心境接納,然後做該做的。
再重複一遍 推薦序所說的:事情能轉化的契機則來自於:「接納之後,當事人擁有不同的眼光看待已經發生的事情,擁有不同的感受與態度,在愛的動力下,事件有了不同的動力流,進而有了療癒和內在蛻變,或是,外在情境有了轉圜與新發展。」
我用以上,套用到每天看到的不幸的新聞事件,似乎很多時候,簡單的「接納」「接納已經發生的事實」,可以避免許多不幸的發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